我在網球培訓班里遇到了一位和我差不多高的男孩,他的名字叫做核桃。偶然一次機會,他的媽媽和我媽媽成了朋友,前幾天他們去福建漳州玩,回來之后給我們帶了許多荔枝。
正好,《博物》的七月刊到了,里面的《水果派對》欄目恰好在介紹荔枝。我正好可以借著這個機會,找一找這一籃荔枝屬于什么品種。
雜志上說,市面上常見的荔枝有以下這些:妃子笑、桂味、糯米滋、無核荔枝、荔枝王以及白糖罌。
我仔細研究了一下,我們的荔枝是這樣的:荔枝的表面手感相對來說比較平滑,并沒有很粗糙,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香甜的味道。荔枝的外殼是褐色和紫紅色,一條深紅色的線把荔枝一分為二。荔枝不大不小,個頭大的大概比鵪鶉蛋大上一圈。
剝開荔枝,和殼連在一起的是一層薄薄的、粉紅色的半透明的膜。輕輕用手把這層膜撕開,你就可以看到飽滿的果肉。果肉是愛心的形狀,乳白色果肉有牛奶的色調,微微折射出光芒,摸上去和果皮截然不同,乳白色的膜,滑溜溜的,仿佛用力一擠,就會爆漿的樣子。
它的核棕褐色的,還是小小的,就這樣靜靜地被包裹在果肉里。我對照著《博物》,發現一個個都對不上,它不屬于任何常見的品種,于是我們又找了其他的荔枝圖片和資料。
終于,我們找到了一個比較接近相似的荔枝品種,它的名字叫做黑葉荔枝,產地就是在漳州。
哈哈哈,真是一名成功的荔枝偵探!
指導老師 周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