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里,外公是個高大的人,他的頭發是黑的,力氣很大,能一口氣抬兩大袋米。我也曾見過他在烈日下勞作,汗流浹背,手臂機械似的一下一下揮動鋤頭,他看起來是很健康的,但他卻太節儉了,導致生了病。
問題出在他外出打工的幾個月里,那些天他拼命勞作,想多掙些錢,但吃飯時卻只吃一碗方便面,方便面不消化,他一連吃了幾個月,有些時候甚至都不吃,所以胃就出了毛病。
外公肚子疼到幾乎昏過去,醫生檢查后發現是個很嚴重的病,具體什么病我也說不清楚,反正要動一個大手術,將近乎一半的胃都切開,這樣外公才能正常進食。
當時我還在學校讀書,爸爸媽媽對我說了這個不幸的消息時,我驚呆了。外公年齡很大了,還要動這樣的手術,他能堅持過來嗎?爸爸媽媽也這樣擔心,就讓我請了假,馬不停蹄地駛向千里之外的外公家。
路上,我心亂如麻,腦海里不斷浮現出外公的形象,即使當時是半夜,我也沒有絲毫睡意。
我真正關心過外公嗎?每年才回去一次,也只是象征性地與外公打個招呼,最多拉幾句家常,然后回來上學,忘記外公。只有在回老家時,我才會記起外公,我只知道他寡言少語,卻不知道他也需要親人的交流和關心。
小時候一直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當時我最喜歡和外公一起去買東西,因為他從不拒絕給我買昂貴的玩具和零食,他平時如此節約,對我們從不吝嗇。我玩球時,一不小心球掉進溝里,也是外公爬下去為我撿上來。唉,現在回憶起來,真想罵自己一頓。
到了老家,當天晚上要做手術,爸爸媽媽好說歹說,讓外婆留在家中,他們和我與弟弟一起去醫院。外婆是個精明能干的人,她會做很多家務,我們童年時穿的毛衣都是她織的,而且小時候的美食也是她的廚藝提供的。但到了晚上,外公做手術時,外婆卻嗚嗚地哭了。大人哭,對當時的我是十分震撼的,何況是精明能干的外婆。那天晚上,我們誰都沒有睡好覺。
還好,外公沒什么事兒,這讓我大松了一口氣。然后,我們回來了。因為疫情,之后我又3年未回去,這個暑假,終于找機會回去了。再見外公,不覺大吃一驚,我的個子竟已比外公高上許多,他的身子也瘦弱了不少,唯一不變的就是他那一頭黑發。我又不覺慚愧起來。也是,現在我還是好好地陪伴和回報堅強又弱小的外公吧!
這件事打破了我一直以來的童話思想:親人全都會好好的,一切都會正常、無意外地發展下去,但是事實并非如此。通過這件事,我也學會了珍惜、感恩和彌補。
指導老師 李達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