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是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命脈。近日,我市“期中成績單”公布,以“綜合排名臺州第二”勇奪經濟“半年紅”。在這張沉甸甸的成績單上,最令人振奮的無疑是“地區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兩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臺州雙第一”這一高分項!耙幧蠌、規下弱”一直以來都是臨海工業經濟發展的痛點,統計部門翻閱了近10年的數據,發現這是我市首次奪得“雙第一”。這張成績單值得我們驕傲,我們也應該驕傲。
“半年紅”,并非一蹴而就。面對經濟下行壓力,臨海逆勢而上,折射出的是市委、市政府勇立潮頭的果敢擔當,是部門、企業干在實處的積極作為。今年以來,全市上下都在為穩住經濟大盤、提振發展信心拼搏奮進。重點工業企業供應鏈應急保障工作專班,以“一對一”精準服務保障產業鏈暢通;主要市領導領銜推進問題銷號,跑出項目攻堅“加速度”;助企紓困釋放政策紅利,讓企業擁有實打實的獲得感。短短幾句話,濃縮了各個部門“連軸轉”“白加黑”的貼心服務與企業不待揚鞭自奮蹄的自強求變。山不讓塵,乃成其高;海不辭盈,方成其闊。在高質量發展這場長跑中,抓住“穩”與“進”的平衡點,就是掌握了打贏“經濟硬仗”的主動權。臨海深諳其道,大事謀先、小事做實、蓄勢而勃發,經濟“半年紅”自然應時而生。
船至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想要“全年紅”,更需奮楫前行。拿著“半年紅”成績單,驕傲過后我們更要有“危機感”與“緊迫感”。后半程的角逐將更為激烈,把握好經濟長期向好的大趨勢道阻且長。抓住發展風口、借力扶搖而上是應對變局的不變之舉。透過“半年紅”成績單,我們可以看到,工業經濟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穩定器,固定資產投資是衡量縣域經濟實力的“重磅”。如何繼續抓好這兩項“硬指標”,對于臨海來說依然是一場大考。這就要求各相關部門、市場主體在奪取“全年紅”的“下半場”沖刺中,要突出省第十五次黨代會中指出的“創新制勝”“改革重塑”工作導向,做好謀篇布局;突出“唯實惟先”工作導向,讓好政策踩到點上,將好舉措落到實處。同時,也要緊跟發展潮流,用好數字化改革這股東風,彰顯政策優勢,簡化審批流程,激發經濟活力,再創“臨海佳績”。
縱有狂風平地起,我亦乘風破萬里。行至半途,有著“半年紅”的前期積累,我們比出發時更從容、更有底氣;在邁向“全年紅”的道路上,我們也更應明確目標,披荊斬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