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鄉村經濟的發展,路通了,車多了,但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鄉村居民的安全意識卻相對薄弱。2017年6月,臺州市開展“兩站兩員”建設工作,即鎮(街道)設立交管站,配置專職交通管理員,村級設立勸導站,配置兼職交通信息員,以構建基層治理、村民自治的農村道路交通安全新格局。如今,4年過去了,我市杜橋通過實體化運作,一支成員穩定、責任心強的交通勸導員隊伍成為當地“兩站兩員”建設的中堅力量。
“往這邊開,不要擠!薄邦^盔的安全帶系起來!薄刻煸缟6時30分到8時30分,下午3時30分到5時30分,杜橋鎮7個辦事處、9個交警管理力量薄弱但是流量巨大的路口,32名交通安全勸導員都會準時上崗,維持路口秩序,重點對騎電瓶車不戴頭盔、電瓶車或行人走機動車道等行為進行勸導糾正。
杜橋鎮常住人口22萬,外來人口7 萬,輻射周邊鎮40萬人口。2條國道1條省道橫跨其中,3條縣道及眾多村道共計208公里,東南有兩個新興工業園區,車流異常繁忙,眾多沿國省道村莊的路口成為交通事故高發點。
杜橋交警根據交通管理抓重點時間、重點路段的特點,拓寬思路,實體化運作“兩站兩員”。
2017年下半年,杜橋交警首先在溪口辦事處試點組建交通安全勸導員隊伍,從辦事處協警隊挑選了8名骨干協警,為他們配備了反光背心、警用口哨、執法記錄儀等警用裝備,在章溪線與351國道路口執勤。
“他們有些是村干部,熟悉當地情況,熱心,有一定能力,經過交通法律法規培訓以后上崗,穿著警服進行勸導,一段時間后,路口的交通狀況變好了!倍艠蚪痪嘘犞嘘犻L鄭先華告訴記者,“實體化,就是讓人在崗位上真正發揮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目前隊員們責任心都很強。同時中隊會進行遠程監督,并提供有效支援!毙Ч@現后,他們在全鎮7個辦事處逐步推廣。
山項辦事處“兩站兩員”隊長金順福在路口勸導已經4年了。他說:“勸導要講究方式方法,要讓群眾聽得勸。對園區工人,我們就說,你們在外面打工賺的是辛苦錢,安全第一,不戴頭盔就是與安全過不去。對那些屢教不改的村民,我們就讓他們來站5分鐘的崗,后來他們也就慢慢遵守交規了!
“實體化運作還要求持續和穩定,不能流于形式,資金保障要跟上!编嵪热A說,隊伍運行以后,重要路口擁堵情況大為好轉,交通事故發生率大大降低,連周邊的治安都好了一些。當時杜橋鎮的主要領導明確表示,只要有效果,就會支持下去,每年落實資金約140萬元,確保勸導員精神上有榮譽感,并勞有所得。交通安全勸導員項靈君說:“鎮里大力支持我們,這是一份責任,也是一份榮譽,我們要把這份工作做好,為平安臨海貢獻力量!
勸導員們還參加杜橋交警中隊組織的駐村駐點交通安全宣傳。大家進村入企,國省道沿線村莊每周一次,其他行政村每月一次,讓大喇叭廣播全覆蓋。經過2年多來的組合式常態化的宣傳勸導,2019、2020年,杜橋交通事故接警量同比分別下降了34%、27%,亡人事故下降42%、22%,有力促進了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群眾的交通安全獲得感大大增強。
鄭先華說:“接下來,我們會繼續把‘兩站兩員’工作運行好,用巧勁下苦功,把事故壓下去,不斷提升群眾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