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救人是醫生的職責,這紅包我不能收!苯,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王某某(化名)在術前收到了患者所送的“紅包”。再三推辭未果后,為不影響患者及家屬情緒,王某某暫時收下,并將這一情況反饋至“清廉智能平臺”。醫院紀檢監察室審核通過后,紅包里的錢轉存到了患者的住院賬戶。
據了解,“清廉智能平臺”系統是市第一人民醫院今年年初引入的。該平臺借助數字化技術,設置了醫德醫風管理、干部廉政檔案管理、黨風廉政教育等多個板塊,每位醫生可以隨時查看自己的醫德醫風積分排名情況,將醫德醫風考評日;、可量化,有效提高了監督管理力度。
除了對醫務人員的監管外,該平臺還進一步加強了對醫藥(械)供應商的監管。通過“線上智能篩選供應商資質+線下上傳更新相關接待信息”的方式,進一步提高了辦事效率,有效規避了審核過程中的崗位廉政風險,對接待細節進行“亮曬”,實現了對供應商與醫院相關人員的雙向監督。
“‘清廉智能平臺’上線后,醫務人員自我約束意識提升了,電子化辦公也更便于我們監管,每一位優秀的醫務人員都能通過數據被‘看見’!笔械谝蝗嗣襻t院紀檢監察室主任徐慧敏告訴記者。截至目前,該院已通過平臺備案登記藥械代表120余人次,來訪記錄60余人次;拒收紅包合計人民幣73380元;收到錦旗和感謝信72件;拾金不昧89件。
聚焦重點崗位、關鍵環節,將清廉元素融入醫院建設發展全過程。市第一人民醫院“清廉智能平臺”系統是我市醫療系統廉政建設的縮影之一。在市中醫院,廉政食堂建設也正有序推進。在這里,記者看見,套餐飯成了日常公務接待的統一標準;員工可以通過創新推出的智慧食堂系統在手機上查看近期菜品并預約,食堂將按需按量、分期分批烹制,節約成本,減少浪費。
市中醫院紀檢監察室主任胡宏威說,為了避免食堂成為“四風”問題的“避風港”和違紀違法行為的“隱身區”,他們每月都會對菜品采購、公務接待以及就餐人員文明行為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還邀請了全體職工對食堂運營情況打分測評,讓用餐人當監督員,吃明白飯,就安全餐。
“清廉醫院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將醫院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實現清單化、數字化,助推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才能實現醫者清、患者樂!笔屑o委市監委派駐第四紀檢監察組組長沈陽說,接下來他們將進一步以智能監督管理為抓手,提高醫務工作者廉潔、節儉、自律、責任的行醫意識,筑牢拒腐防變的堤壩,推動“醫”地清朗。